发布时间:2025-10-15 18:12:05    次浏览
昨日下午,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联支付和银联商务存在严重违规现象,两者分别被罚款1110万元和2653.7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此番两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被查,起源是被群众举报。 央行称,经核查,上述两家公司存在未落实商户实名制、变造银行卡交易信息、为无证机构提供交易接口、通过非客户备付金账户存放并划转客户备付金、外包服务管理不规范等严重违规现象,举报情况基本属实。据悉,央行此次调查根据社会举报,人民银行于2016年3月至5月期间对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银联商务有限公司开展了银行卡收单业务检查。央行表示,根据法律制度,依法没收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违法所得303.375万元,对其总公司及四家分公司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罚款;依法没收银联商务有限公司违法所得613.425万元,对其总公司及五家分公司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罚款。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新闻稿的题目叫做“严惩支付结算违规行为 维护银行卡收单市场秩序”,可见央行对此的决心和力度。近年来,央行加大了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整顿。 央行已经表示,此次是根据社会举报,于2016年3月到5月期间对这两家公司开展的银行卡收单业务检查。央行表示会继续依据相关法规和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发挥社会公众监督的作用,持续加强支付结算市场监管,从严惩处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2015年8月,央行注销浙江易士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支付业务许可证》,这是迄今首例《支付业务许可证》注销事件。同年10月,广东益民旅游休闲服务有限公司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也被注销。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两家具有支付业务许可证的公司被央行注销。第三方支付行业近期也出台了多项规定。今年4月,央行先后发布了《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行业风险信息共享管理办法(暂行)》、《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非银行支付机构自律管理评价办法》、《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规定。 微信支付频频“踩线”7月10日下午,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豫甲在微博上实名举报微信支付未落实央行实名制新规。王豫甲在向央行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提交的书面行政举报书中指出,微信支付五类违规行为,包括:未依法安排客户签订支付服务协议;未依法对支付账户进行实名认证等。针对此事,央行迅速作出回应称将进行调查核实。对此,腾讯方面今日向新浪科技记者回应:一切以央行的最终调查结果为准。其实早在6月末,就有媒体曝出微信支付因接入大量“二清”机构而被央行要求整改。新浪科技发现,这不是微信支付(背后的持牌公司为财付通)第一次被央行叫停“二清模式”。此前有媒体报道,2013年10月,财付通因与深圳市威富通科技有限公司等第三方公司合作涉及“二清模式”,而被央行叫停或责令整改。事实上,微信支付此轮的触线与整改正处在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重启或无望的敏感时期,自是引发大量关注。无可否认第三方支付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便利,但没有具体的一个监管标准涉及到大众的资金安全,还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微信支付作为三大支付平台之一,更需要自律配合啦! 金海贷会进一步关注,更多详情请关注微信号(jinhaidaiDY)